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經濟無疑稱得上是個“大國經濟” 。從經濟學意義上講 ,一個“大國經濟”所發生的變化會對世界上的其他經濟體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這在過去十多年中已經反映的很清楚 。當時有句話說:“中國買什麽什麽貴 ,中國賣什麽什麽便宜” 。這正是“大國經濟”的真實寫照 。
如今 ,中國經濟正麵臨轉型期 。轉型之後 ,中國買賣的東西 、輸入輸出的產業勢必有所變化 。而這些變化勢必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
勞動力成本優勢變劣勢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進一步上升 ,中國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產業外移將不可避免 。一些條件具備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如東盟 、印度等)很可能承接來自中國的產業轉移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並帶動當地經濟進入一個長達十年甚至更長的上升期 。
目前 ,中國已步入中等偏高收入國家 ,在全球收入水平的排名相比二十年前大幅提高 。1990年 ,全世界比中國貧窮的經濟體隻有20個(以人均GDP衡量) ;而到去年 ,這一數字已經超過110個 。這意味著 ,如今世界上已有110多個經濟體比中國更具勞動力成本優勢 。
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保持7%以上的年均實際增長率 ,中國的人均GDP估計在2年內就會超過8000美元 ,5年內則會超過10000美元 ,屆時中國在勞動力成本上的優勢就會變為明顯的劣勢 。
勞動力成本的劣勢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國在基礎設施 、勞動力素質 、產業鏈與供應鏈配套 、國內市場潛力等方麵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 ,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從中國向更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轉移就變得水到渠成 。這從近年來一些跨國公司全球生產基地布局的變化中可窺一斑 。
傳統營銷的勢沒有了
過去一個品牌想進入成都市場很簡單 ,去大商場做做宣傳基本就可以了 ,拿下幾個主流商圈 ,把點全部布好 ,基本上生意就做得七八成熟了 。 現在卻不行了 ,因為城市在開發 ,消費者在外遷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城市在擴容 ,原來的一環現在成了市中心 ,三環變成了二環 ,樓盤聚集區變成了消費聚集區 ,變成了廠家的商圈 。以上海為例 ,目前大大小小的商圈有兩百多個,基本上都成規模了 。在未來 ,有限的大商圈變成無限的小商圈 ,甚至分散成微商圈 。不管在哪個行業 ,傳統營銷都找不到“勢”了,主要表現在資本市場上 。如果你的企業商業模式還是老一套 ,生產 、加工 、產品、招商 、廣告 ,這一套路早已經成為傳統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行活 ,閉著眼睛都會幹 。大家突然產生了疲勞感 ,發現興奮不起來 。無論怎樣的成功學培訓 ,也難以激發團隊的鬥誌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這就是傳統行業的窮途征兆 。
不轉型等死 ,轉型怕轉死
轉型,這兩個字的確關乎企業生死。尤其是大企業 ,年銷售額過10個億的企業 ,靠的就是傳統的渠道和團隊 ,轉型談何容易 。轉的動嗎 ?難 。諾基亞的企業文化 、管理規範 、專利創新都是全球頂尖的 ,但為什麽消失 ?答案很簡單 ,諾基亞和成就他的時代一起被消失了 。
對於企業 ,轉型有兩種 。第一種 ,被迫轉型 ,當問題集中到不能解決的時候 ,倒逼企業轉型 ,這種轉型成本是很大的 ,也是很痛苦的 ,但不手術必須死亡 。第二種轉型 ,是預見式轉型 ,是企業領導人的戰略洞察能力超強 ,這種企業家是稀缺的,比如IBM當年把PC業務賣給聯想 ,就是在PC機快不值錢的時候提前賣了個高價 ,IBM提前完成轉型 ,非常成功 。但這種企業家在全世界也是鳳毛麟角 。
人 ,往往不願意割舍過去的成功與光榮 ,戀舊情節是人之常情 ,但商業不能戀舊 ,李嘉誠警告自己的兒子絕對不能喜歡上任何一個行業或業務 。往往動感情的時候 ,就是失敗的開始 。
企業的高管年齡大了
中國傳統企業老板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 ,高管年齡在35歲以上 ,這些人在傳統營銷領域經驗豐富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對互聯網不精通 。企業改革的最大障礙就在這兩個人身上 ,底層員工都是年輕人 ,不存在問題 。40歲以上的 ,在傳統企業打工的高管 ,未來3年有可能麵臨著失業的風險 ,而且是大概率事件 。一個企業 ,或者一個人 ,往往因為什麽成功 ,就往往因為什麽失敗 。讓老板換掉一批高管 ,然後引進一批年輕人 ,這種風險誰能扛住?谘詢公司不能 ,企業自己更是發抖 。所以 ,這就是企業轉型的矛盾和痛苦 。對於新崛起的互聯網企業 ,他們沒有曆史包袱 ,他們可以輕裝上陣 ,而傳統企業不能 ,他們的肩上扛著全國數百家渠道經銷商 ,怎麽辦?這是最痛苦的地方 。
錯把網絡當銷售渠道之一
很多傳統企業高管談互聯網 ,他們很大一部分人把互聯網當作一個渠道 。比如我曾經服務過的公牛插座 ,4年時間從3個億做到30多個億 ,走的就是傳統分銷路線 。安全嗎 ?一點都不安全 ,雖然我們給創意的“安全插座概念”在傳統市場很管用 ,但今天的時代已經讓公牛很危險了 。比如 ,雷軍如果發現小插座的高利潤 ,搞出一個設計更漂亮 ,以出廠價作為零售價 ,那公牛的經銷渠道會哀鴻遍野 。這就是說 ,互聯網是一個銷售渠道 ,但互聯網思維是一種新商業模式 。就像馬雲說的 ,傳統企業對互聯網模式往往先是看不見 ,然後看不起 ,最後來不及 。很多傳統企業正在這麽做 ,未來的確非常凶險啊 。
產品越來越不好賣了
三隻鬆鼠休閑食品賣的很火 ,包裝設計的動漫化 ,銷售語言的動漫化 ,充滿了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精神 。其實裏麵的堅果和大街上賣的沒啥區別 。那消費者為什麽趨之若鶩 ?因為今天的年輕一代買的不是產品 ,買的是一種精神或者樂趣 。傳統食品越來越不好賣 ,尤其很多傳統曆史悠久的食品企業 ,仍然在搞什麽文化包裝 ,這種做法是把企業往絕路上推 。中國及中國企業再也不要販賣過去的傳統文化了 ,可以作為品牌故事背景 ,絕對不能作為第一訴求 。白酒是傳統文化的典型販賣者 ,結果怎麽樣 ?白酒股票皆被市場腰斬 ,不是因為限酒令 ,而是傳統文化的販賣之路走到頭了 。江小白 ,搞出了時尚白酒概念 ,與傳統文化切割 ,隻針對年輕人說話 ,賣了幾個億 ,讓傳統白酒直呼看不懂。未來一定拚的是創意文化 ,而不是傳統文化 。產品必須充滿人情味,而不是自我的誇張與包裝 。產品必須成為消費者肚子裏的蛔蟲 ,才能成功 。
戰略規劃失去意義
凡客陳年說了一句話 ,我永遠不知道明天互聯網會發生什麽 。他說對了 ,互聯網時代做3-5年戰略規劃 ,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是自己騙自己的 。今天你看到阿裏巴巴很火 ,明年後年不一定 ,說不準就被微信替代了 。騰訊曾經搞過類似阿裏巴巴的電商 ,但失敗了 ,今天的微信卻成功了 。所以 ,企業再互聯網日新月異的變化下 ,隻能製定有效的1年戰略 ,策略戰術變化以周為單位 ,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與時俱進。因此 ,互聯網時代 ,企業會越來越累 ,因為越來越快 ,傳統企業時代的舒服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所以 ,建議傳統企業家 ,未來出路有兩條 ,第一出路 ,趕緊賣掉企業 ,就像IBM提前賣PC機一樣 ,現在賣還能賣上價 ,再過3年就賣不出去了 ,然後把錢投給年輕人 ,做他們的股東;第二出路 ,自己冒險轉型 ,向禇時健學習 ,80歲也可以搞互聯網 ,當然前提是有好產品 。
搞不懂商業模式創意
因為互聯網世界是平的,沒有區域市場之分 。傳統時代 ,還可以做區域品牌老大 ,互聯網上沒有這個機會 。所以 ,一個商業模式隻能存活一個企業 ,這就是為什麽騰訊模仿阿裏巴巴失敗的原因 ,反過來阿裏巴巴模仿微信搞來往 ,我也不看好 。能否直接麵對消費者搞出新商業模式 ,是對所有傳統企業轉型的考驗 。未來是直銷時代 ,渠道必然消亡 。三種直銷模式會暢行天下 ,互聯網直銷 、人聯網直銷 、社區連鎖直銷 。離開這三種直銷模式 ,傳統企業沒有其他出路 。大分銷的時代未來不存在了 ,因為渠道的存在是因為過去物流 、信息不發達造成的 ,今天渠道的價值沒有了 。消費者不會為渠道成本買單 ,消費者需要出廠價購買 ,這就是阿裏巴巴存在的價值 。
所以 ,企業必須好好思考 ,你的產品如何能直接到達喜歡你的消費者手中 ,而且讓他們愛不釋手和廣為傳播 。